2019年12月27日,窝窝视频网吴艳红教授课题组题为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The Role of Action in Self-Referential Advantage in Children with Autism”发表于Autism Research杂志。该研究揭示了实际动作执行(self-generated actions)和虚拟动作想象(observed virtual actions)在孤独症儿童自我优势加工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本研究同时得到了窝窝视频网易莉研究员课题组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汪凯教授课题组的大力支持。吴艳红教授已毕业的博士研究生乌云高娃(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讲师)为本研究的第一作者,吴艳红教授和易莉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孤独症是一种以社会交往和语言沟通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其中社交障碍是孤独症的主要核心症状。一些研究者认为孤独症儿童早期出现的自我加工障碍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自我-他人关系认知经验,从而导致其社会交往的发展障碍。然而,对于孤独症个体的自我加工机制尚存在争议。一些临床研究者提出孤独症个体具有极端自我关注(extreme self-focus)的自我加工特点,但是更多实证研究却发现孤独症个体在自我面孔识别、自传体记忆和自我参照加工等方面存在加工缺陷,无法实现自我优势加工。进而,Frith(2003)提出了孤独症“无我假说”理论(“absent self” hypothesis),即孤独症个体在人际互动中缺乏“经验自我”。目前,研究者普遍认为孤独症个体的优势自我加工并不是完全缺失。因此,孤独症儿童是否在发展早期就表现出自我优势加工缺陷?是否能够找到激发孤独症儿童自我优势加工的关键因素是孤独症自我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吴艳红课题组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以7岁左右的孤独症儿童为对象,采用心理所有权范式(ownership paradigm)引入动作执行与虚拟动作观察等操作探究了孤独症儿童的自我加工机制。该研究包括三个实验,每个实验均包含“学习”和“测试”两个阶段。首先,在学习阶段,实验者会呈现给孤独症儿童一定数量的生活中常见物品图片,其中一半图片在学习阶段被标记为“我的”,即属于孤独症儿童自己的物品图片;另一半图片被标记为“他的”,即属于实验者的物品图片。在测试阶段,实验者要求孤独症儿童对本阶段呈现的图片做出是否见到过的迫选判断。这些图片有一半是学习阶段呈现过的“旧刺激”,一半是学习阶段未呈现过的“新刺激”。该测试旨在考察孤独症儿童是否能够在测试阶段对学习阶段中标记为“我的”图片表现出更好的记忆效果。

在实验一的学习阶段,所有图片的发放是由实验者来完成的,孤独症儿童观察实验者的分发动作;然而,在实验二的学习阶段,孤独症儿童是在主动的动作执行下自行“取回”属于“我的”图片(图1);在实验叁的学习阶段,孤独症儿童在虚拟动作下,通过观察自己指向“我的”图片完成学习阶段任务(图2)。


图1. 实验一&实验二学习阶段示例。


图2. 实验三学习阶段和测试阶段示例。

实验一的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在自我优势加工中存在障碍,在实验一的测试阶段中没有发现孤独症儿童对属于“我的”图片有更好的记忆效果;但是,在实验二的测试阶段能够发现孤独症儿童和典型发展组儿童及智障组儿童同样表现出对属于“我的”图片的更好的记忆成绩(图3);


图3 校正后正确率结果。
补为实验一孤独症儿童、典型发展组儿童和智力障碍组儿童测试阶段再认校正后正确率结果;
产为实验二孤独症儿童、典型发展组儿童和智力障碍组儿童测试阶段校正后正确率结果。

在实验叁中孤独症儿童同样表现出了自我加工优势,实验叁学习阶段的虚拟动作同样促进了其测试阶段对属于“我的”图片的记忆(图4)。


图4 实验三孤独症儿童、典型发展组儿童和智力障碍组儿童在测试阶段校正后再认正确率结果

综上叁个实验的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存在自我加工障碍,但是动作执行或虚拟动作想象在孤独症儿童自我加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为理解孤独症个体的自我加工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证据、为未来孤独症个体的认知康复提供了新思路。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973科技部项目的资助。


20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