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24日,由国立台湾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叁校心理学院系联合举办的两岸叁地心理学系学术交流活动在国立台湾大学成功举办。今年是“两岸叁地”走过的第二十个年头,叁校师生齐聚一堂,展开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研讨会,向开创活动的前辈们致敬,更为叁校后续合作搭建了桥梁。窝窝视频网院长方方领队,学院王淼老师,博士生鲁君实、李昊、李天碧、王协顺、陈一笛,硕士生张耀心、庞焯月、潘欣羽、陆薪莲、徐鑫田,本科生罗明浩、赵楠共14名师生参与了活动。
抵达国立台湾大学
5月20日下午,北京大学师生乘机抵达台湾。片刻休息后,在台大黄丛仁老师的带领下,两校师生漫步菁菁校园,领略台大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内涵。当晚的欢迎晚宴在台大校史馆举行,台大理学部主任刘续宗、心理学系主任郑伯壎、心理学系的庄仲仁教授、梁庚辰教授出席晚宴,对来访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庄教授是第一届叁校交流活动的促成和见证者,他深情讲述了二十年前活动创办的初心,勉励同学们珍惜机会,大胆交流。随后,方院长代表北京大学感谢台大师生的热情接待,他表示,北大心理学与台大、港中文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上有着深厚的渊源,他希望叁校能够携起手来,共同促进华人心理学事业的发展。港中大心理学系主任冯海岚教授也致感谢辞,并鼓励不同观点的碰撞、对话。席间,台大同学们也带来了精心准备的节目,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方方院长致辞
21至22日,叁校师生展开了多形式、多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首先是叁场精彩的学术演讲,台湾大学赖文崧教授介绍了生物心理学的研究手段,以及他在精神分裂症药物研发方面的工作;香港中文大学冯海岚教授介绍了她对于老年人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和积极偏差的研究进展;北京大学方方教授展示了学院为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配备的大型先进仪器,以及学院老师在视觉系统可塑性、注意的神经振荡、文化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随后特别介绍了他自己对于人脑的注意地图的研究发现。
口头报告
壁报展示
教师报告之后,叁所学校派出优秀学生代表进行口头报告,就各自关注的学科领域,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多个方向。报告完毕,师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提问和热烈的讨论。此外,活动还采用壁报的形式锻炼同学们对研究成果的展示能力,促进跨领域交流。为了鼓励学生的优秀表现,叁校师生共同投票评选出最佳口头报告和壁报展示奖,北京大学的李天碧同学荣获“最佳口头报告奖”,张耀心同学荣获“最佳壁报展示奖”。
李天碧同学荣获“最佳口头报告奖”
22日下午,两校师生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参观了台大心理系婴儿发展、生物心理学和视觉认知实验室,了解有关领域的实验仪器和研究流程。随后还参观了台大心理系独具特色的果蔬种植基地——舒活园。
参观实验室
参观蔬活园
23日上午举办了由台大同学们自主选题策划的学生论坛,论坛包括“辫值之谜”“碍他命治疗抑郁症”“现代华人教养观”“探讨两岸叁地心理系的出路”等十个有趣的议题,叁校同学就自己最感兴趣的议题分组,阅读文献并展开讨论。短暂而热烈的讨论让不同观点得以碰撞,更拉近了同学们彼此的距离。在最后的欢送午宴上,北大的方方老师和港中大的黄力强老师发表讲话,对台大师生的热情招待表示感谢,同时也对活动能够长期办下去寄予期望和祝愿。叁校学生也踊跃发言,分享自己作为参与者或志愿者的点滴感悟。
同学们在学生论坛中踊跃发言
学术交流之余,为促进两岸叁地的文化交流,台大特别安排两校师生游览了台北故宫博物院、西门町、通化夜市、淡水码头等台北着名景点。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研究员、策展人蔡庆良博士,同时也是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生为方院长和同学们讲解了“实幻之间——院藏战国至汉代玉器特展”,蔡老师将古玉器的工艺与心理学视错觉特性相结合,从一个新颖的角度阐述了战国至汉朝的能工巧匠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创造出颇具动感的玉器杰作。至此,本次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在台大心理系楼前合影
两岸叁地心理学系学术交流活动,为叁校师生搭建了多元、包容的心理学学术交流互鉴的平台,增进两岸叁地青年彼此间的情谊,为华人心理学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2019-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