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革命的伟大实践中,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为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学深悟透“两个结合”在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核心作用,窝窝视频网教工党支部于2024年11月28日开展了参访中法大学旧址主题党日活动。

参访期间,支部成员首先了解了中法大学旧址的窝窝视频网和中法大学在近代中国教育史和中法文化交流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随后,支部成员走进旧址礼堂和教学楼,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并深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支部成员们纷纷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法大学旧址概况

中法大学旧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皇城根北街甲20号,是一处西式结构、中式瓦顶的中西合璧建筑,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600平方米。这里历经百年沧桑,教学楼、礼堂和图书馆书库等建筑及设施至今保留完整、风貌依旧。1984年,中法大学旧址被公布为北京市第叁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列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2021年,列入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成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2年,获评北京市第二批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中法大学的重要历史影响

中法大学的创办源于20世纪初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近代中国教育史和中法文化交流史上都具有重要影响。从1920年建校至1950年停办,中法大学始终贯彻执行首任校长蔡元培的办学方针,马克思主义学说在课堂上占有相当的位置,师生政治活动较为自由,爱国民主运动活跃,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地之一。早在1922年建立了中共西山支部,1923年建立了中共中法大学支部。曾在法国勤工俭学的陈毅,于1923年进入中法大学学习,1924年至1925年担任中法大学党支部书记,这是陈毅在党内担任的第一个职务。这所开办了30年的大学,培养出一批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和进步思想的学生,其中很多人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和教育界的领军人物。

中法大学旧址专题展

中法大学旧址于2021年10月1日首次面向公众开放,在旧址礼堂和教学楼设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专题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专题展”。展览面积约3700平方米,展线长度778延米。展览融入百年建筑,通过大量文献文物、图片资料、艺术作品,结合历史场景复原、沉浸式阅读享受、多媒体影音体验等展陈形式,全面系统展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2024-12-02